logo

心脏安全性评价与筛选

Cardiac Safety Screening

首页 > 心血管研究 > 心脏安全性评价与筛选

生理温度 hERG 检测服务(手动膜片钳)

基于手动全细胞膜片钳的人源 hERG/IKr 抑制评估, 35–37 °C 恒温记录,符合 ICH E14/S7B Q&A 的最佳实践。 可获得更接近体内的动力学和 IC₅₀ 数据,用于药物早期去风险与候选化合物筛选。

检测流程

以下为星智云开生理温度 hERG 检测的标准服务流程:

  • 客户准备样品
  • 样品接收与登记
    (理化信息/溶媒/DMSO%)
  • 膜片钳实验
    (hERG 生理温度 35–37 °C)
  •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
    (IC₅₀/机制/不确定性)
  • 报告交付

在药物发现早期开展 生理温度 hERG 筛选的意义

  • IKr(hERG)对复极化至关重要,与 QT/QTc 延长和心律失常风险相关;早期体外抑制评估可显著降低后续临床风险。
  • hERG 的门控与药物作用对温度高度敏感:在 35–37 °C 下通道动力学更接近体内状态,药效学参数(如 IC₅₀、频率/状态依赖)更具临床可转移性。
  • 近年最佳实践强调:不建议用室温结果外推生理温度;应直接在 35–37 °C 录制并报告实际暴露浓度与阳性对照表现。

交付内容

  • 完整实验 PDF 报告(背景、protocol、数据等)与 Excel 版数据。

背景|为何必须在生理温度(35–37 °C)开展 hERG 体外检测?

近年的 ICH E14/S7B 最佳实践问答(Q&As) 体外 IKr/hERG 实验 作为延迟复极化与 QT/QTc 风险评估的核心环节,并与临床心电数据集成用于整体风险判断(Integrated Risk Assessment)。 文件明确提出“膜片钳应在接近生理温度(35–37 °C)开展”,以避免温度对通道门控与药效参数的系统性偏差,从而提升体外到临床的可转化性。

温度与记录协议(Best Practice)

文件强调:通道电流对记录温度电压协议刺激频率等条件高度敏感; 因此 hERG (以及 CaV1.2、NaV1.5)应在 35–37 °C 下记录,并采用近似心室动作电位的电压协议; hERG 推荐 0.2–1 Hz 的刺激频率以贴近生理心率。

暴露一致性与对照

为确保体外结果可解释,应核验细胞实际暴露浓度(建议对灌流液进行定量测定,报告名义值与实测值,并以实测浓度拟合 IC₅₀), 同时设置 阳性对照 (如 dofetilide)并验证 20–80% 阻断范围的重现性; 若阳性对照偏离预期,则研究不宜用于关键决策。

集成风险评估的定位

在某些临床设计受限的情境下,可通过 非临床 hERG + 体内 QT + 临床 ECG 的整体证据链完成风险判定; 其前提是 hERG 体外研究遵循上述最佳实践,且体内试验覆盖 高临床暴露 情景。

结论:生理温度 hERG 不是“可选项”,而是 ICH S7B Q&As 明确推荐的记录条件; 它与暴露核验、阳性对照及 临床–非临床 整合,构成当前心脏安全性早期评估的主流共识与合规路径。

上一篇:hERG 筛选服务:心脏安全性评估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有问题吗?随时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25-58277019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打开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