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返回列表
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了针对 QT 间期延长风险的指南,首次要求即使是非心血管药物也必须考虑心脏复极影响。这推动了 hERG 通道检测逐渐成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常规手段。 2002 年,Webster 等学者提出,若药物的 hERG IC₅₀ 值至少高于临床游离暴露 30 倍,基本可降低 TdP(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生风险。这就是著名的 “30 倍法则”。 然而,实际案例如 特非那定在与酮康唑合用时,虽 margin 足够却依旧引发 QTc 延长,说明该阈值并非绝对。
结果显示,已知 TdP 风险药物 margin 均值仅约 5;可能风险组约 71;未列入药物组则高达 339。ROC 曲线表明:
这意味着 30 倍法则仍具参考意义,但更合理的阈值应在 37–50 倍 区间。
hERG 筛选服务研究发现,不同风险类别的 margin 分布重叠严重,原因包括:
因此,margin 并非绝对阈值,而是概率性指标,需结合 临床 QTc 数据、其他离子通道信息与 in silico 模型 综合评估。
对于正在开展 hERG 膜片钳筛选的团队,选择 方法学标准化、数据严格把控 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星智云开 SparkMind拥有来自北大的电生理专家团队,帮助研发方做出更可靠的决策。
Leishman DJ, Abernathy MM, Wang EB. Revisiting the hERG safety margin after 20 years of routine hERG screening. J Pharmacol Toxicol Methods. 2020;105:106900. doi:10.1016/j.vascn.2020.106900